正在停牌的萬科,搞出了大新聞!
6月6日在佛山南海桂城平洲一宗5.51萬平方米的住宅用地拍賣中,萬科給出了最令競爭對手膽寒的報價:持有這塊地上所有的物業,70年不出售!
據悉,這是佛山史上起拍樓面價最高的地塊,達每平方米9483元。土地拍賣的規則比較少見:
在達到最高限制地價每平米15300元后,轉為競“自持面積”,起始報價為自持住宅年限10年,競報階梯為2%;當自持面積達到100%后,再轉而競自持年限,競報階梯為5年,最高為70年。
經過約一個小時的競價,這塊土地最終由萬科以最高限價25.3億元奪得,折合樓面價約每平米1.53萬元,自持面積100%,自持70年。
也就是說,這塊土地上建成的房子,萬科一平方米都不能賣,只能自己持有。或者說,房子的禁售期高達70年!
禁售期的玩法,是今年3月廈門首創的。剛開始是2年,后來有不少城市模仿,延長到了3年。再后來,保定、珠海等城市搞出了10年禁售期。但這些玩法,跟此次佛山都沒有辦法相比。佛山這塊地的禁售期,被開發商較勁到了70年不賣。
比狠,我只服佛山,只服萬科。
我一直就很納悶,現在A股的大股東不都想逃跑嗎?證監會弄出了無數文件,一年好幾輪來限制大股東減持。為什么不學學樓市呢?在IPO上搞拍賣制度,競標制度。
比如,今年6月就200億元的IPO名額,最多給15家企業,現在競拍,看哪家大股東承諾不減持時間長,誰長給誰。而且這些股權不能抵押融資,不會有強制平倉的危險。
最妙的是,不用改變減持制度,讓大股東自己承諾不減持。
好了,閑話少說,回到樓市。萬科和佛山的狠勁,說明了什么?
第一,說明了開發商的模式在變。
由于中國樓市進入最后的白銀10年,快速開發周轉未必還是最好的模式。國家也在鼓勵租賃,試圖激活租賃市場,改變中國人的居住理念,萬科這類大房企就看到了機會。
事實上,過去一段時間里,類似佛山的拍賣模式在各地均有嘗試,而萬科也不是第一次拿到自持地塊。今年4月,萬科就在廣州拿過兩塊類似的土地,但自持面積只有一半,沒有這次極端。
第二,房企洗牌會加劇,中小房企沒有活路了。
大房企愿意長期持有房屋,政府又鼓勵,而且為了限價越來越多采用這種方式賣地,這樣會給開發商帶來巨大的資金壓力。萬科規模大,資金充裕;形象好,在資本市場上能拿到便宜的錢。在同樣條件下,中小房企就很難承受占壓資金的壓力,會被擠出市場。也就是說,這種新玩法,會加劇開發商的收購兼并。
第三,可能造成未來供應量短缺,推高房價。
表面上看,這種拍賣方式可以在短期抑制房價、地價。但事實上構成了開發商跟消費者搶房子的局面,將減少未來市場供應量,弄不好會刺激房價進一步上漲,除非每個城市都增加土地供應量。
限售背后邏輯,有人八年前就說破了
厲以寧
這大半年來,一種新的樓市調控方式流行了起來:“限賣”。
5月13日,南京出臺樓市新政,購房人新購住房三年內不得轉讓;
5月3日凌晨,鄭州市政府官網連夜發布房地產調控新政,新購住房3年內不得上市轉讓;
4月12日,成都市發布通知,限購區域新購住房須取得不動產權證滿3年后方可轉讓;
4月8日,惠州市政府規定,新購住房3年內不得轉讓;
2016年11月,深圳規定商品房售價5年內不得轉讓;
……
限售,往簡單里說,就是從消滅房產交易角度切入的一種調控政策,因此很多人大呼不合理,「房價的下降趨勢,不是調控起到了效果,而是市場被凍結了」。
而越是有違市場的措施,就意味著越不會長久,監管部門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么,顯然這么做,就是在用政策換時間,等待房地產長效調控措施出臺。
對此,北大社會科學學部主任、光華管理學院名譽院長、博士生導師厲以寧在2009年的《新華商》雜志中,就已經說破了邏輯:
房價是應該上漲的,漲到盡量的高度;
目的主要是讓有錢的人盡量多買房子;
當他們把錢花得差不多的時候,房產稅一定要開征再徹底把房價壓下來這樣才能讓大家都住得好。
沒錯,是房產稅!就在最近,它又有了新進展:
5月2日,全國人大常委會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正式公布。其中,將房地產稅法列入預備級研究論證項目。
這意味著,房地產稅的落地時間更近一步(注:房地產稅是一個綜合性概念,包含房產稅),值得注意的是,本屆人大任期是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,因此,明年3月之前,房地產稅法相關工作應當會取得重大突破。
大家想想,已掃除70年產權的政策障礙,而且已開始“限賣”鎖盤,背鍋俠們想扔鍋,等房地產稅開征之后吧,這個時間節點是在2020年前。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www.fjdsappcd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