儀式感是什么?
法國童話《小王子》里說,
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,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。
培養儀式感就是用心對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。
比如開學時,新課本發下來,有的同學直接就開始用,有的同學卻在家長的指導下細心的給書包上封皮,有些家長還會為孩子設計封皮。
包書皮既能防止課本被磨損,也是新學期開始前的小儀式,
讓孩子意識到,從現在起,要端正態度,好好迎接新學期,之后,孩子每次看到書皮,都會聯想到自己開學時的決心。
儀式感不是追求形式、華而不實的東西,評判儀式感最重要的標準是能否讓人感受到內心的富足。
偶爾的驚喜和儀式感是給孩子最好的“富養”。
01
儀式感為孩子注入安全感
爸爸媽媽給孩子的儀式,可以是每天出門前的擁抱;是臨睡前的一句晚安、一個故事。
睡前故事能夠有效的解決孩子不按時睡覺的問題。每天晚上睡覺前,大人握住孩子的手,念圖畫書給他聽。
父母的陪伴會讓孩子感到安心,一個有趣的睡前故事不僅能幫助孩子更好的入眠,也會帶給孩子安全感,使親子關系更加融洽。
當“睡前故事”成為習慣之后,不用大人提醒,孩子也會產生一種強烈的自我暗示,“故事聽完了,現在我該睡覺了。”
02
儀式感讓孩子擁有清晰目標
在孩子過生日時,為他舉辦一個儀式。
生日前幾天,和孩子聊一聊,讓孩子意識到,他即將長大一歲,新的一歲,需要有點新變化。
大人和孩子一起商量,在尊重孩子個人意愿的基礎上,制定一些只要努力就可以實現的目標,再想想具體用什么方法。孩子希望寫字更漂亮,就要買字帖,每天臨摹;想學會游泳,可以報興趣班。
目標不用過多,3-5個足以,這些目標就是孩子的生日愿望。生日當天,吹滅蠟燭前,把幾個目標重復一遍,在場的家人一起為孩子作見證。
這個儀式既能帶給孩子目標感,也賦予他們使命感,孩子會認為這是我必須要做到的事情。
到時,不用家長催促,他們也會自己努力。
03
儀式感給孩子一份美好回憶
別缺席那些對于孩子來說充滿儀式感的日子,家長會、親子運動會、匯報演出等。
在這些活動中,孩子特別渴望被人重視,家長的出現會讓孩子對自己充滿信心和認同感。
而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,會成為我們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憶。
04
儀式感提升家庭的幸福感
不僅孩子需要儀式感,婚姻生活也需要。
尤其是在孩子出生以后,我們對孩子事事上心,對自己卻越來越隨意,結婚前的詩和遠方被生活的一地雞毛取代。
其實儀式感并不空洞,也不是不切實際的浪漫,相反,它是發自內心的愛。
在愛人生日時,和孩子一起為他/她策劃慶祝,準備一份簡單的小禮物,你們的用心,會讓他/她感受到自己是被愛著的。
儀式感使愛情得以保鮮,也讓孩子從中感受到爸爸媽媽是相親相愛的,我們的家庭很幸福。
儀式感演化出來的是時間感、存在感和被需要感。儀式不分大小,很多事情都可以成為你家的儀式:
在特殊的紀念日去照相館拍全家福。比如孩子生日,讓孩子知道自己有一個穩定、有愛的家。
早起互道“早安”,睡前互道“晚安”。讓孩子明白自己也能給家人支持。
每晚的睡前故事、親子閱讀。讓孩子帶著愛和溫暖進入夢鄉。
家人圍坐一起關掉電視聊天。互相說說彼此的事情,讓孩子學會傾聽與傾訴,學會分享與分擔。
一家人一起準備晚餐,共進晚餐。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懂得:愛不止要說,也要行動。
出席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活動。讓孩子相信,家人一直陪伴在身后。
找到屬于你家庭自己的小儀式吧,固化它、美化它。堅持下去,成為家庭傳統!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www.fjdsappcd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