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是我特別喜歡的一位古代思想家。
因為這哥們牛啊,牛得不可一世。而且,他的牛,不是吹出來的牛,他是真牛。
當年弟子問他關于治世的問題。
他豪口放言:“如欲治平天下,當今之世,舍我其誰也!”
意思是說,如果要擺平天下,讓中國復歸大一統,這個世界上,除了我孟子,還有誰能做到??。?/span>
注意,這話是孟子自己說。
擱別人身上,大伙兒肯定早罵他了,說這人臭不要臉,牛什么牛啊,地球離了你還就不轉了嗎?
但是,擱在孟子身上,所有人都服了,不僅當時的人服,過了幾千年,大伙兒也都服,因為孟子確實牛啊。
不然,孟子“亞圣”這個稱號怎么來的?
要知道,孔子是萬世師表,千古第一圣人,孟子排名第二,故而稱之為“亞圣”。
世所公認,這可不是吹的。
孟子,名軻,字子輿,山東人。 孟子這一輩子主要做的事情,就是對孔子的思想進行深入挖掘,同時不斷推陳出新,提出自己新的看法。 在這一點上,孟子做得很成功,他的思想里包含了很多孔子都未涉及的問題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心性之學。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偉大的國學大師牟宗三先生曾經說,儒學甚至整個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,都是心性之學,而孟子,就是心性之學的鼻祖。 在孟子所有的論述中,我覺得最精彩,也是最值得現在人思考的,就是孟子的人禽之辯。 通俗來說,就是,人和禽獸究竟有什么區別。
我們知道,從現代科學依據來說,人是從猴子進化來的,猴子就是動物,所以人也是動物的一種,只不過,人是高級動物,那么,高級在哪兒呢?
孟子說:“人之異于禽獸者幾希,庶民去之,君子存之?!?/span>
意思是,人啊,其實和動物沒啥大的區別,只有一點區別,但這一點區別,很多人丟了,只要少數人保存下來了。
這一點是什么?
答案是教養。
孟子又說了:“飽食、暖衣、逸居而無教,則近于禽獸?!?/span>
意思是,當人吃飽了,穿暖之后,整天躺在床上無所事事,混吃等死,這種人其實和禽獸差別就不大了;
豬吃飽了之后,也能每天躺下曬太陽,等著有人來把它賣掉,或者等著有一天自己被殺掉燉肉吃。
如果人做的事和豬做的事沒有差別,人和禽獸還有什么差別。
所以,人生在世,需要一些教養。需要一些浸潤靈魂的東西,需要一些內在精神力量,需要自我驅動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。
人不能只簡單地追求物質滿足,只追求吃好穿好。物質富足當然重要,如果飯都吃不飽,去談靈魂談理想,就沒有意義了。但是如果已經達到了孟子所說的“飽食、暖衣、逸居”卻還是“無教”,沒有教養,人活得就和禽獸沒有差別了。 前段時間林丹出軌事件鬧得沸沸揚揚,不少男人替林丹解脫,說他只不過犯了男人都會犯的錯,那就是出軌。 如果站在孟子的角度,孟夫子一定會罵這些人:出軌就是出軌,沒什么解脫不解脫的,既然知道是錯誤,不僅不認錯,還要解脫,和禽獸有什么區別?你說你是為了生理需求,難道為了生理需求就能置愛情家庭于不顧嗎?你是人,是高級動物,應該有理性,有教養,有克制力,如果為了生理需求就可以去出軌,那和只顧肉欲的禽獸有何區別?
![]() |
![]() |
Copyright © 2008-2013 www.fjdsappcdn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 商丘邀伴旅游 版權所有
郵編:476000 [豫ICP備12024955號]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:9141140277085650XB 旅游許可證號:L-HEN14022 經營范圍:旅游業務及互聯網銷售 投訴電話:0370-3289679 |